继辽宁省自曝财政数据造假之后,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也自曝财政收入虚增空转。
新华社报道称,在1月3日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曝家丑”,承认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经财政审计部门反复核算后,调减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总量的26.3%,同时调整了2017年收支预算预期目标。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完成考核指标等各种考虑,采用一些手段来虚增财政收入,但在经济下滑、减税降费背景下,财政收入虚增难以维持,且十九大之后中央更重视高质量发展,淡化GDP等指标考核,一些地方相继自曝虚增数据,主动挤掉”水分”,是明智之举。未来虚增财政收入现象将会有所好转。
造假金额大
最早公开确认财政数据造假的是辽宁省。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1月17日,时任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人民日报》报道称,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累计虚增财政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近20%,虚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虚增比例高达23%。
为了挤掉当地财政”水分”,2015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4年同比下降达到33.4%。
近一年后,内蒙古自治区也自曝虚增财政收入,并也开始挤掉收入中的“水分”。去年12月审计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区)虚增财政收入15.49亿元。
“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现象存在很多年了,而且较为普遍,辽宁、内蒙古自曝虚增财政收入是很好的举措,将有示范作用。”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教授告诉第一财经。
虚增财政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空转”是其中之一。所谓财政空转,是指财政部门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过高,年底难以实现,只好弄虚作假,通过财政部门向企业拨款后,再由企业将资金缴回财政,通过倒账虚增收入、虚列支出, 完成每年的增长指标。
除了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外,去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披露了辽宁数据造假手法。比如,通过虚构应税事项和纳税依据,虚增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通过虚假拆迁或转让土地、使用财政资金缴纳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虚增非税收入等。
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财政数据造假最大的动机还是为了政绩好看,尤其近些年经济增速放缓,辽宁、内蒙古这类资源能源类省份转型升级较难,为了避免数据难看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
一位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虚增财政收入直接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后收入下滑,为了完成收入任务。而背后则是各级领导为了追求数字政绩,往往年初定的收入任务偏高。
根治仍需监管强化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吴化斌认为,地方财政数据造假掩盖了发展落后的地方财政资源紧缺的现实,使得再分配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同时一些虚增手段还会扰乱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财政部近些年三番五次重申禁止地方财政数据造假。
针对地方为了完成收入任务而造假,国务院2014年公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科学预测。通过弱化对政府收入预算的考核,来减少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动机。
由于不少地方过于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而虚增财政收入的地方会导致收支缺口缩小,中央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也相应减小,从而弱化造假动机。
财政部也通过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强化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地方做实各级财政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