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期货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一步紧密。新品种、新工具不断推出,豆粕、白糖两个商品期权推出,棉纱期货上市,原油期货已经进入上市前最后冲刺阶段,全球首个鲜果期货苹果期货上市。期货市场运行机制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升级,金融服务“三农”工作进一步深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扩大双向开放已经破题
2017年,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进一步加强。同时,在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过程中,增加品种,扩大双向开放,围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资本市场风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三大主题,以改革为引领,以稳定为底线、以发展为主旋律,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服务实体经济“精细化”
在金融市场,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编制的中国商品综合指数(CCCI)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判断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个指数能准确地反映出PPI和CPI的未来变化趋势。也就是说,期货市场价格成为宏观调控部门监测经济运行的重要参考和国内外贸易定价的基准。
这离不开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水乳交融”的全方位联结。这个纽带在2017年进一步升级。期货市场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17年前11个月,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28.19亿手,成交额为171.38万亿元。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期货市场前列。不过,与2016年相比,2017年期货交易量不是“大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管理理念的升级:期货市场不刻意追求交易量,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发展方向;不要虚高的交易量,而是要在定价功能发挥上予以重视,使得定价的质量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