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资讯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地方债管理继续趋严


 

2017-12-21 11:49:25

 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地方债管理继续趋严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2018年宏观政策定调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具体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取向不变的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可能仍维持3%,随着GDP增长,赤字规模有望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有望在8000亿元基础进一步增加。遏制地方变相举债、严控地方隐性债务增加等监管政策仍将延续。

  专项债规模将扩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的经济工作,基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8年不用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不需要太多财政赤字,赤字率可能维持在3%的水平。积极财政政策仍要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可以扩大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赤字率可能维持3%不变,随着中国GDP规模的增长,3%的赤字率对应的赤字规模会有所增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会继续扩大,比2017年8000亿元的规模要多。

  赤字率维持3%,是较为普遍的预期。近年来,我国赤字率从2.1%到2.6%,再逐步提高到2016年的3%,2017年延续了3%的赤字率,3%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我国赤字率的“天花板”。2017年3%的赤字率对应着约2.38万亿元赤字规模,假定2018年我国GDP增长6.5%左右,2018年赤字规模有望多增2000亿元左右。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属于财政赤字范畴,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地方政府专项债开始于2015年,发行规模逐年在增加,从1000亿元到4000亿元,再逐步增加到2017年的80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该专项债规模可以继续扩大。

  提高支出效率

  今年年初预估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有望增长5%,而截至11月末,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8.4%。

  “今年财政收入增长超预期,部分因为前三季度价格上涨因素造成的,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乏力,税收又多是从价计征,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面临下行压力。相应的,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集中财力于重点领域。”赵全厚表示。

  11月份财政收入增速有所趋缓。11月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其中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6%,非税收入同比下降12.9%。财政部给出的解释是,11月份收入增幅回落,主要由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非税收入等下降较多。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进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的同时,社保、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支出不断加大,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等成为财政政策常态。

  2017年主要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在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医疗卫生、扶贫、农林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的基础上,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

  经济工作会议并未提及减税内容,不过“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地方政府“去杠杆”

  中央高层会议定调要遏制地方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17年地方债监管政策频出,利用PPP、政府出资的各类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变相违法违规举债的行为都在监管之列,地方违法违规举债行为查处力度空前。

(编辑:上海资讯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保利发展:5-6月全国项目周均总来访量较新政前涨
·经济日报: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温和复苏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全面开展“睡眠保单”清理专项
·“华美十载,樱创未来” 美国西北樱桃新梦起航
·中建玖合华东区域党支部组织参观中共四大会址纪念
·传承与革新! Roca乐家荣获GBE酒店设计大奖——20
·豫园街道:“豫”智生态开启科技新篇章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与上月持平。
·长效针剂家族再添新成员,善久达®(棕榈帕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资讯网拥有人承担上海资讯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资讯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