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谦(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我们一直高度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新中国成立后,上个世纪的50年代、60年代,中国人口的变化主要是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从70年代到90年代,死亡率比较平稳,变化不大,而生育率持续下降。
可以说,死亡率主导了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人口的变化,1949年底到1969年底,20年间人口增加2.65亿,年均增长2.01%;生育率主导了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人口变化,1969年底到1990年底,21年间人口增加3.27亿,年均增长1.67%,1990年底到2000年底,10年间人口增加1.24亿,年均增长1.04%。进入新世纪,生育率和死亡率都非常低了,人口进入低增长阶段, 2000年底到2010年底,10年间人口增长7348万,年均增长0.5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人口迁移流动的现象异军突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流动人口2100万,不到总人口的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16年底达到2.45亿,占总人口的18%。人口迁移流动的数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的速度。尤为重要的是, 80%的流动人口是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因此城镇人口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同期总人口的增长幅度。各地区的人口变化也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5.8%,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全国的增长率。而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出现人口的减少,即负增长,显然主要不是死亡率的提高,也不是生育率的降低,而是人口的大量流出。
迁移流动不仅影响人口总量变化,而且影响人口的结构变化。由于迁移流动,全国范围的人口问题,比如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问题、家庭功能弱化的问题,在各个地区的变化明显不一样,在不同的地区或有所缓解,或更加严重。比如全国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2000年到2010年增加了1.96个百分点,但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增加的幅度都很小,上海甚至是负增长。相反大量人口迁出的地方,老龄人口的比重变化超过全国的增长幅度。
由于迁移流动,还产生了新的问题。原本在农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现在青壮年流动出去以后,产生了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这就是迁移流动带来的人口发展的许多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