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国辉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年可能继续加息两至三次。1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就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
记者:您如何看待最近美国减税和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马骏:从美国的就业、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等数据来看,美国经济比预期来得强劲。如果美国启动减税,将成为对其实体经济的另外一个刺激,美国经济估计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时,通胀压力也会上行,股市泡沫也可能加剧。这些情况都表明,在14日加息之后,美国明年加息的速度或力度可能超过预期。美国加息步伐较快,就会对美元指数形成上行压力。另外,美国减税也自然会导致美国在海外的资本回流以及其他国家的资本更多地流入美国,从而增加美元指数升值的动力。美元指数上升,其他国家的汇率相对美元就会面临下行压力。人民币是随着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与美元指数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
对我国来说,面对这些外部情况导致的汇率和资本流动压力,应该加大降低国内企业税费负担的改革力度,加快服务业开放,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快证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开放步伐,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证券投资;同时,应在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开展略紧的货币政策操作,防止由于中美利差过度收窄而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和资本外逃。
从我国国内的宏观数据来看,略微偏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也符合最近宏观经济走势的要求。首先,我国近期的经济增长表现较好,尤其是就业情况好于去年。其次,CPI增速虽然低于2%,但全年的PPI涨幅在5%左右,经过一个时滞期,PPI的压力会传导到CPI。再次,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进一步引导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去杠杆和防止过度套利等政策意图,也需要保持相对紧一些的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