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山大学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手上有哪些“好牌”?
本报记者 戴春晨 广州报道
导读
合作,是《财富》论坛一贯的重要主题之一。那么,作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型城市的广州,将如何推动自身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成为地区的经济“发动机”?
广州,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时刻:为期3天的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将于12月6日在广州开幕。
对于这一千年商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世界的目光集中于此,而广州也将向全球展示自身的风采。
合作,是《财富》论坛一贯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型城市的广州,将如何推动自身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他认为,面对国际国内的竞争和改革态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多中心协作发展的格局,广州要进一步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凭借国际商贸中心和区域行政中心便利条件,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进程,服务国际开放和国内改革两个大局。
多中心优势
《21世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的手上有哪些“好牌”可以打?
张光南:从商贸的底蕴看,广州是国际知名的“千年商都”,商业文化和规范经营得到广泛认可。广州具有与国际经贸中心相配套的空港、海港和路网基础设施优势,以及广交会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贸平台。与非洲和东南亚的经贸往来频繁,是“一带一路”沿线著名的国际经贸中心。
从产业看,广州先进制造业发达,香港专业服务发达,二者具有极好的互补优势。如广州已经涌现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一批合作主体,为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还有作为广东省省会的优势,具有省内政策信息枢纽地位。广东省的主要政府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都集中在广州,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行政决议效率和政策反馈传导效率较高。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湾区协调发展对政治敏感性和政策支持依赖度极高。广州的区域行政中心角色,有助于广州塑造信息网络枢纽功能。
从区位上看,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点,描绘圆周,圆周恰好覆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覆盖范围超过一万平方公里,圆心恰好落在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新区不仅是湾区的几何中心,也是珠江入海口,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具港航物流和天然避风港优势;是连接粤东、粤西的重要枢纽,轨道交通和路网极为便捷,经南沙到其他8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皆可实现一小时通达。
广州的区位优势还体现在对内陆的辐射上。广州是华南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具备极好的空港基础、海空港联动优势、覆盖华南五省和联通粤北地区的物流中转条件。广州应当发挥好泛珠三角内陆连接功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在多中心共融格局下,广州要凭借国际经贸中心、湾区先进制造中心、枢纽型区位中心、区域行政中心和内陆链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行配套改革,服务大湾区创新发展。
《21世纪》:正如你所说,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型城市,应该确定怎么样的城市战略?
张光南:综观旧金山湾、东京湾等国际湾区发展演变历程,不论是作为发展的结果还是规划的起点,湾区一体化发展都要建立在基础设施联通的基础上。广州要依托湾区几何中心优势,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联通,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加快“三中心一体系”建设,探索空港海港联动发展机制;加强与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将广州塑造成为“一带一路”上知名的国际经贸合作平台。
广州发展既要注重活力,更要注重稳定和底蕴,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依托穗港合作,打造穗港先进制造合作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发展。预计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会更强。广州要发挥精准扶贫功能,实现湾区与粤北等广东省内不发达地区的协调互通,避免广东区域不平衡发展进一步恶化。广州也要凭借与周边省区紧密合作的独特优势,发挥好辐射外溢功能,实现湾区与内陆腹地的利益共通和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符合城市发展史的发展演变逻辑,是百年规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各级、各地政府要统一认识,明确重大规划,政治协调与政策沟通尤为重要。广州要利用好政府集中的便利条件,发挥好政治协调和政策沟通的积极作用。
借力自贸区试制度、创格局
《21世纪》:广州要与港澳密切合作,具体有哪些路径可走?
张光南: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和枢纽能力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走出去”能够适度引导湾区城市群内部竞争向错位发展转型,广州要依托国际经贸中心影响力和区域行政中心地位,鼓励开发类企业联合港澳资本走出去,牵头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园区建设以及园区合作,开拓区域合作新通道,引领区域合作新模式。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广州要凭借自贸区红线范围最大,区域用地和制度创新条件最具空间的优势,尽快落实穗港合作区建设,以点带面、试制度、创格局。
比如,重点推进穗港先进制造合作,促进香港产业多元化。充分发挥优势互补,通过香港的国际化平台,吸引香港科研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到广州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合作,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结合香港先进服务业优势,创新业务合作模式,推进穗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