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资讯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央行孙国峰:中国有潜力将增长维持在中高速水平


 

2017-12-4 13:32:42

记者 周艾琳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中国经济增速也企稳回升。不过,在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中国潜在增速放缓、去杠杆进程持续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将如何推进?

  针对上述话题,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近日在旧金山联储发表了演讲。“当更低的经济增速是因为潜在产出下降(potential output),而不是产出缺口扩大,那么过度刺激性的宏观政策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失衡。”他称,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

  随着中国经济回暖,孙国峰认为,中国杠杆率在下降,且中国的信贷缺口(credit-to-GDP gap)也在收窄。未来,推动结构性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改革领域包括:劳动力市场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私人部门投资、继续推动开放等。

  此外,根据“不等边不可能三角”理论,孙国峰认为未来对资本流动的管理至关重要。央行应该通过“三支柱”(three pillars)来维持宏观经济均衡:提高汇率灵活性、改进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孙国峰认为,从总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不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实际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与潜在增速相一致,而产能过剩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长期来看,中国增速的放缓主要因为潜在增速下降,而非产出缺口扩大。孙国峰认为,这是由于过去支持潜在增速的一些驱动力已经出现了转变,例如: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供给、高储蓄率、大量投资、以土地为抵押物所支持的信用扩张和企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TFP)等。过去几年,这些驱动力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

  “当更低的经济增速是因为潜在产出下降,而不是产出缺口扩大,那么过度的宏观政策刺激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失衡。”孙国峰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刺激整体需求,但这不可持续。

  例如,过度刺激会加剧过剩供给的情况、抬高杠杆率和整体负债率。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助力结构性改革。因此,对货币政策而言,既不能太松也不能过紧,中国目前维持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他称。

  货币政策不应该太紧,因为这会对于产出和价格造成下行压力,但过于宽松则可能推高杠杆率。“央行改善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核心就是对杠杆率的管理。”他解释称。

  2016年起,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随后,央行又于2017年一季度正式将表外理财对应的资产纳入MPA的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

  中国杠杆率已明显下降

  尽管中国潜在增速放缓,但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同步复苏态势明显,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和外需拉动的作用显现,中国经济也企稳复苏。

  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8%和6.5%。同时,今年中国GDP全年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也将大概率超额完成。

  孙国峰表示,中国一、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三、四季度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消费。同时杠杆率下降,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的信贷缺口也不断缩小。目前应更加关注深化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BIS运用可量化的指标监测全球经济体的金融风险。其中,信贷/GDP缺口和债务偿还比率(DSR)是两大长期和短期的关键早期预警指标。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信贷/GDP缺口为24%,高于其他经济体,但较去年的读数有所下降。该读数在2016年一季度升至30.1%,是BIS从1995年追踪中国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孙国峰认为,中国有潜力将增长维持在中高速水平,并且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对中国未来增长至关重要。

  “城镇化率在2016年为57.35%,应该仍有10%~15%的空间。增长质量可以通过消费对GDP的贡献提升而改善。此外,私营部门投资已经超越了政府投资,持续的基建投资以及新经济部门的投资将帮助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他称。

  他同时也强调,推动结构性改革将为中国的未来增长提供动力。改革领域包括:劳动力市场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消费驱动增长,土地市场改革,鼓励私人部门投资,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动开放等。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明显增强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应对的政策工具组合十分重要。孙国峰提及,鉴于“不等边不可能三角”理论,对于资本流动的管理至关重要。央行应该通过“三支柱”(three pillars)来维持宏观经济均衡:提高汇率弹性,改进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不是说全球央行要就货币政策达成具体的协议,而是说,货币政策的制定不能只考虑本国的内部因素,也要考虑到对其他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他称,“当前在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背景下,不仅发达经济体有必要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新兴经济体也应停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编辑:上海资讯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保利发展:5-6月全国项目周均总来访量较新政前涨
·经济日报:房地产市场在调整中温和复苏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全面开展“睡眠保单”清理专项
·“华美十载,樱创未来” 美国西北樱桃新梦起航
·中建玖合华东区域党支部组织参观中共四大会址纪念
·传承与革新! Roca乐家荣获GBE酒店设计大奖——20
·豫园街道:“豫”智生态开启科技新篇章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与上月持平。
·长效针剂家族再添新成员,善久达®(棕榈帕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资讯网拥有人承担上海资讯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资讯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