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 2017年11月28日 20 版)
项目“泡了汤” 土地撂了荒
乡村振兴,需要吸引外来的人才、资本、技术“加盟”,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有的招商引资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导致项目长期落不了地,产生不了实际效益,成为“空头招商”。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某乡镇分管农业,对此深有体会。3年前,他所在的镇与深圳的一家投资公司洽谈,合作开发一个乡村旅游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投资方承诺将在3年内投资数千万元。镇政府和村“两委”很重视,抓紧做好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可是接下来的几年,投资方却毫无动静,没有投资一分钱,这个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前期投入的数百万元,只能全部由镇里承担。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有的乡镇喜欢招大商,为了引进大项目,舍得投入,先后征用土地数千亩,可由于区位无优势、缺乏竞争力等原因,往往项目“泡了汤”,导致土地长时间撂荒,让农民空欢喜一场。
乡村招商一定要克服“空而虚”,做到能落地、早见效,让农民有获得感。招商除了“外引”,也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做好以城带村、以工补农的文章。就拿笔者老家的小镇来说,近年来,鼓励当地的企业主投资农业,大力发展食用菌、菊花、猕猴桃等特色种植产业,吸引当地农民就近务工,不仅打响了精品农业牌子,增加了村民收入,还让投资者有较高回报。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地,“根扎得越深,越有生命力”。乡村招商也要“扎根实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浙江嘉兴市 庄永明
引进炼胶厂 村庄遭了殃
一些地方为了搞活当地经济,招商引资“捡进篮子都是菜”,只要有人愿意来投资办厂,都欢迎。由于把关不严,有的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污染严重,破坏环境,不利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有部分工厂原本在其他地方早已淘汰,还被当成“宝贝”招进来。
笔者居住的一个邻近镇,在招商引资中招进来三四家炼胶厂,厂家从全国各地低价收购废弃胶片、胶雨衣等废胶进行高炉加工。工厂加工这些废胶时,非常难闻的臭气弥漫全村。时间一长,该镇不仅空气污染严重,河流的水变黑了,农民种的庄稼也因污染大减产。后来,镇里群众意见很大,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有关部门派员到实地检查整治,才清理了这些胶厂。
招商引资变招“伤”,实在不应该。招商引资,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人们身体健康为代价,对高耗能、重污染、对人畜生命有威胁的项目应拒之门外。
广东茂名市 唐连贵
水暖器材城 招来却坑民
少数地方政府官员,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跑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这些地区因污染严重关停的企业,以免税、免费提供场地等优惠条件,当作“财神爷”请来。结果呢?当地老百姓叫苦不迭。
笔者在豫南某县走访时,参观当地一家从某沿海城市招商引资进来的水暖器材城。车子还未到厂子大门口,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走进车间一看,这个招商引资进来的水暖器材城,就是一家牺牲当地老百姓健康的落后项目。
这家水暖器材城,其实就是把招商地加工好的水龙头、淋浴器等半成品,拉运到这里进行镀锌,整个车间都弥漫着“大雾”。由于该厂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制度,老百姓又缺乏健康知识,为了图省事、多挣钱,不要说戴防毒面具,有的甚至连口罩都不戴。
这些情况被反映到省和国家相关部门后,地方政府不得不关闭了这家害民的“水暖器材城”。招商引来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和贫困落后地区并非个案。比如,一些地方开山采石、挖河道采沙,昔日青山绿水变得满目疮痍。
河南郑州市 吴贤德
乡镇压任务 招商变了味
招商引资,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一些地方却将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乡镇干部政绩的重要任务,在干部提拔、年终考核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与干部的绩效工资挂钩,并美其名曰:“全民招商”。
被招商引资任务压着,有的乡镇干部四处出击,盲目行事:
一是乱承诺。有的乡镇遇上稍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便承诺送地、免税、贷款,包办工商、环保、用地等各种手续。可是,真正签订了投资协议,许多手续牵涉到法律规定、部门管理职能等问题,承诺最终要么成了空头支票,要么只能违法强行让企业上马。
二是受欺骗。有的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对投资方不加甄别,往往被皮包公司、诈骗集团利用。前不久,某地就出现引进的企业非法融资两个多亿后跑路,引起群众上访事件,损失巨大。
三是招污染企业。近几年,沿海发达地区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内地一些地方像捡到宝一样,纷纷伸出橄榄枝。在种种低门槛、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一个个被沿海地区淘汰的污染企业又在中西部农村冒了出来,最终遭罪的是老百姓。比如某镇一个村,由于重金属污染,井水不能喝,土地不能耕,村民只能外出谋生。
如此向乡镇压任务,招商引资就变了味。乡镇招商引资不可一哄而上,更不可乱压任务,盲目作为。
江西丰城市 徐新林
快项目留下烂摊子 慢项目带富众乡亲
两个偏远山区村同时搞招商引资。一个村招来了石英矿开发项目,业主财大气粗,不到两个月村子里就车来车往,后山上炮声隆隆,好多群众当上矿产工人,一时间挣了些钱。另一个村,一位退伍军人兴办养羊场,一开始经营不是很顺利,第一年投资买了500只羊,当年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立竿见影的致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