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购回归理性 前三季交易额下滑近四成
张苑柯
普华永道今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572宗,金额977亿美元,同比2016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4.8%和38.9%。相较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均回归理性,稳中趋缓。
报告称,趋缓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监管政策的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亦受到海外审查和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尽管如此,2017年前三季度中企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仍几乎是2014年和2015年的总和。
普华永道中国本土客户及海外并购服务主管合伙人李明认为,2017年对于中国海外并购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期,预计2018年起,中国的跨境并购市场将会变得更加合理和有序,并在2020年前迎来新的高峰。
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除若干大额物流地产项目外,缺乏引人瞩目的巨型交易,并购活动的交易金额整体呈下滑趋势。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的交易数量达到284宗,创下海外交易活跃度季度纪录,表明拥有强大战略理由的交易仍然受到市场欢迎和政府鼓励。其中,共有21宗大额交易超过10亿美元,包括中投公司以138亿美元收购英国Logicor物流地产,以万科为首的中国财团以116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GLP),以及中国华信能源以91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Rosneft Oil)部分股权。
虽然受到有关部门调控的影响,各类投资者活跃度增速放缓,但无论从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来看,民营企业仍为中企“走出去”的主力军,2017年前三季度宣布交易共359宗,接近国有企业的5倍,在总共572宗交易中占63%,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虽然民营企业的海外交易金额依旧占据中国企业海外交易金额的半壁江山,但是超过10亿美元的大额交易数量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共计11宗,而2016全年为27宗。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投资中国及普华永道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民营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并购交易呈爆发式增长,以总金额263亿美元成为并购涉及行业之最。其中包括腾讯以86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开发商Supercell,以及天津天海投资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脑、网络和软件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然而,2017年集中在高科技领域的大量收购未能再创辉煌,前三季度这一数字由263亿美元跌至28亿美元,跌幅高达89.35%。
虽然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增速趋缓,但其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报告称,能融入中国买家的“生态系统”、具有战略意义的跨境并购预期将继续被政府鼓励,例如产业升级及“一带一路”项目;整合全球资源、弥补产业链不足是重点,工业升级、消费升级、金属矿产资源、航空业以及能源等传统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11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支持制造业民营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普华永道预计民营企业投资工业4.0的热潮还将持续,驱动民营企业出海并购的诸如“供给侧改革”及“一带一路”因素依旧存在,且已经产生由民营巨头主导的现代物流行业的东南亚“一带一路”大额交易。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回归理性的节奏下,国内外税收环境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政策方面,2017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走出去”税收指引》,从税收政策、税收协定、管理规定及服务举措四个方面,详细列举了企业“走出去”涉及的90个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