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发展正陷入增长瓶颈期:传统市场已近饱和,新的市场尚待开发。
最近,一家养老险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张立(化名)拜访了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向他们介绍企业年金机制及作用。该民营企业相关负责人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是否一定比公司自己投资获得的收益更高?二是,与缴纳企业年金相比,职工更欢迎企业将相关支出直接发到手中,公司为什么还要设立企业年金计划?
这不是第一家企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张立看来,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重要组成部分,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有助于企业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也有助于个人丰富养老金来源;二是,企业年金有规范的受托、投资管理机制,更易取得长期稳定受益而不是波动收益;三是,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降低企业和个人税收成本。
但是,在一些民营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员工看来,这些潜在和未来的好处不如眼前的收益实在。新市场拓展屡屡受挫,这令张立感到怅然。
2004年,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发布,至今已有13年。张立深切感受到,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年金市场已经步入到瓶颈期。央企、大型国企等企业年金传统优势市场的容量已近饱和,每年可发展的企业年金客户绝对量迅速减少。同时,民众保险保障意识较欠缺,中小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不强,新的市场尚未建立。张立时常陷入困惑,企业年金的市场方向在哪里?
并非仅张立有此困惑。另一家大型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相关人士亦感叹,新的待开发市场尚未成熟,传统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缴费中断的情况也不少见。去年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一些煤炭企业中断了年金缴费,虽然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今年有所好转,但为了稳定经营,续缴年金的企业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