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去杠杆进程慢警惕影子银行“输血”
徐燕燕
去年以来,去杠杆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杠杆率快速增长态势得以控制,目前进入稳步增长阶段,但是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仍值得关注。
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近日发布的《中国公司债务:宏观及行业风险评估》报告估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债务/GDP比率高达155%。自2017年初以来,该比率上升趋势放缓,但总的来看,高水平企业债务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以钢铁等投资为主导增长模式的几个行业,制造业中的国有企业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私营企业。
国企降杠杆进展慢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数据,2017年二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由一季度末的237.5%增至238.2%,上升了0.7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1.3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1.4个百分点,表明杠杆率内部结构有所改善。
该研究发现,因为金融监管加强,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上升,使得非金融企业负债中企业债券的占比下降,这也成为今年企业杠杆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国企总债务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的比例仍在上升。“只有国企去杠杆取得成绩,才能有效缓解杠杆率错配带来的风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近日撰文指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国企占GDP的比重估计目前稍高于20%,而国企债务在全部企业债务中的比重却远高于此,不能掉以轻心。企业债务问题会否“急性发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企债务。
10月1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并不高;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处于低位,但增长较快;主要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
AMRO上述报告估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债务/GDP比率高达155%。自2017年初以来,上升趋势放缓,主要是由于近期名义GDP增长较快,去杠杆措施也逐步发挥效力。但总的来看,高水平企业债务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
报告指出,从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和不良贷款率来看,大部分行业的风险有限,而风险主要集中在以投资为主导增长模式的几个行业,如钢铁、采掘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制造业中的国有企业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私营企业。关于企业债务份额,制造业占企业债务总额的20%,其后是房地产业(15%)、公用事业(14%)、建筑业(12%)以及交通运输业(12%)。
影子银行占企业债务比重攀升
到底是谁“借钱”给企业从而不断推高企业杠杆率?
目前,在非金融企业负债中,银行贷款仍然是最主要的部分,超过60%;其次是企业债券。不过,AMRO的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和债券融资在企业债务份额中的占比日益升高,2016年分别升至20%和16%。
AMRO报告指出,虽然影子银行贷款利率较高,但由于其灵活性较高因此很受借款者欢迎,而贷款者也乐于通过这些产品获得高收益。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扩张影子银行业务方面相对积极,对高风险行业风险暴露更高。
企业杠杆率难降背后暴露的是我国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以及直接融资市场薄弱等弊端。
周小川就称,我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相对比较高,既有直接融资比重低,企业靠借贷、靠债务融资比重过高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企业运用资金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包括投资的效益、使用流动资金的效益。
AMRO报告也研究了中国企业杠杆率被推高的原因: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信贷迅速扩张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快速增长,但投资效率和利润却有所下降。因此,国企和产能过剩行业又不得不更多依靠信贷支持,进而形成信贷扩张—低效增长的循环。另一方面,中国储蓄率高达GDP的46%,在大型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但由于股权融资发展滞后,储蓄投资股权的规模有限,更多通过银行放贷间接成为企业债权。还有一个因素是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大量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严重依赖债务融资。
企业去杠杆关键在于结构性改革
如何进一步推进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
张晓晶指出,要实现积极稳妥去杠杆的“三步走”战略,首先根本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即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其次是纠正杠杆率错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此外,推进改革,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加强监管,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对于企业如何降杠杆曾建议,首先是要鼓励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的资产重组。其次,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完成债转股。第三,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优化企业结构。此外,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企业以更多的股权融资渠道。
AMRO报告指出,总的来看,遏制企业债务/GDP比率的关键在于控制国企及薄弱行业的债务水平。当前应进一步推进全面的结构性改革,这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