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多位“千人计划”专家:海归如何抓住新机遇
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何抓住时代新机遇?首先要有机遇意识。对于“千人计划”海归专家来说,就是要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姿态和国家民族责任感。唯有如此,才可能尽早地、充分地把握机遇,并使机遇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其次,要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将自己的专业经验付诸实践。
毛洪钧教授在北京东关隧道内带领学生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定量化研究开展实验。
丁洪是“千人计划”海归专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他认为,“新时代若想要抓住机遇,必须要以更积极、更主动的精神面貌投入科研、参与实践。这种积极主动的投入不只表现在个人科研方面,还包括积极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相结合,也就是树立国家民族意识与培养尽责的科研精神。”丁洪积极参与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共同筹建了科学中心的物质科学实验室,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
南开大学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毛洪钧认为,入选“千人计划”的海归多数是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国求学的,骨子里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而新时代的诸多观念正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如在环保方面所提倡实行的政策,其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内涵深厚。因此,毛洪钧说,“想要在新时代抓住新机遇,需要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准确地解读政策本质,梳理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验,为自己做出新规划,并一步步付诸实践。”
丁洪(左二)在中科院物理所的光电子能谱实验室与研究组成员一块讨论实验工作。
借平台资源优势
分享需要行动
“千人计划”海归专家要抓住时代机遇,离不开多种交流平台的力量,如欧美同学会、千人计划联谊会等,这些平台能提供丰富的资源。此外,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新时代里,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除了分享国内平台提供的资源,更要主动积极地分享资源、构建新的平台。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正辉肯定了交流平台在帮助海归专家更好地抓住时代机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千人专家’可以充分利用‘千人计划’联谊会、欧美同学会等平台,扩大社交范围,结识其他海归,推动自己的工作、科研项目。这便是抓住新机遇的一个体现。”刚从上海金融小镇归来的他了解到,国内一些地方正在建设特色小镇,海归金融人才可以联手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建设新型经济金融智库等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建言、为发展实体经济助力、撬动人才及科研体制创新。李正辉认为千人计划联谊会等平台即有助于联系相关的金融海归人才,推动新型智库等平台的建设。
丁洪除了海归专家、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外,还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秘书长。他认为,“国内已经有了诸多平台,除了‘千人计划’平台外,还有协同创新平台等。海归专家在自己的领域钻研固然重要,但也要站得高些,考虑为社会、为民族做些什么,要搭建平台,把资源分享给更多的人。”丁洪在“千人计划”海归专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希望能将“千人计划”联谊会这个平台搭建好,为“千人计划”海归专家创造更多的资源,协助更多的人抓住时代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