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广华:要注意中国城市化速度高于预期的风险
姚瑾玲
一个学校将学生宿舍规划为四人间,招生时才发现有十人需要入住,最终四人间住八个人,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随之下降。这是谈到城市化速度时,万广华常常举的一个例子。
这位亚洲开发银行原主任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对城市化问题有着特别关切,他以学生宿舍的例子来类比城市人口与容量的关系,“不能抱怨城市来的人太多,而是我们在做城市规划时,总是忽视经济学规律,早就该建十人的空间”。
在10月31日下午于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安泰·问政——新背景下的中国大都市圈建设”论坛上,他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城市化率每年上升1.2%,至2030年达到75%的可能性,均较官方数据要高(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的预测,中国2020年城市化预期达60%,同时表示,要把城市化率每年上升控制在0.8%以下),以此提醒城市管理者规划好城市空间。
首先,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化速度一直线性地往上走,从1995年到2012年每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4%。
其次,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万广华预计,2030年时中国人均购买力约为1.2万美金左右(以2005年购买力均价计算),而韩国在同等收入水平时的城市化率超过75%,因此用韩国的数据来做中国城市化预测,也显示中国城市化速度在2030年时将高于68%。
第三,万广华团队的研究结论指向,中国的城市化率比官方公布数据快2到3个百分点,因此2030年中国城市化可以达到75%左右。
万广华表示,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动,中国的城市化率和城市化进程是受到压抑的,很多人提当地工业化和就地城市化,没有考虑到这部分人口最终要流动到城市里。
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万广华表示,其根据卫计委2012年数据测算出实际的留守儿童人数有9000多万,若再加上两地分居夫妇、留守独居老人,将达1.7亿左右。万广华估算,1.7亿人口到城市完成家庭团聚需要花20年左右的时间。
万广华强调,其得出的2030年75%的城市化率,与发改委提出的68%的目标看上去似乎差不多,但7个百分点在中国是一亿人的生活,这关系到他们在哪就业,在哪上学,将享受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城市化速度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