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提“双支柱调控框架” 专家:短期二者存冲突
来源:人民网-金融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李海霞)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专家认为,从提法上来说,“双支柱调控框架”是中国央行首次提出,在对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推动力度等方面,中国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
“双支柱调控框架”虽是较十八大报告新增的内容,早些时间也已被多次提及。今年2月17日,央行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6年四季度)》中首次提出“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在今年7月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
中国首提 全球领先
“这个框架的特点就是在传统的货币政策以外,把金融稳定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从提法上来说,“双支柱调控框架”是中国央行首次提出。不过,从本质上,对宏观审慎或系统性金融稳定问题的关注,并不是中国首创,但就在对问题认识的深刻程度以及宏观审慎框架的推动力度等方面,中国的确算是全世界领先的。
曾刚介绍说,讨论是不是该把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当中,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尤其是从八十年代末的几次金融危机,再到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球中央银行都在考虑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当时实体经济的运行都比较良好,经济增长速度不低,物价也基本处在一个非常合理范围之内。但是就在这样一个传统的货币政策认为比较成功的状态下,金融体系不稳定导致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不仅是金融泡沫的破裂,也给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曾刚认为,这说明宏观调控仅仅关注实体经济是不够的,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当中,金融体系的规模越来越大,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紧紧关注实体经济运行的传统货币政策框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十九大期间表示,中国较早探索和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宏观审慎框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在2011年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扩张速度要与经济发展、资本金相适应;2016年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二是将跨境资本流动纳入MPA,使得跨境资本流动趋于稳定。三是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其核心是形成因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易纲如是说。
在曾刚看来,就目前的进展而言,中国的MPA评估体系最为系统,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推行。“MPA体系有7个指标包含16个子指标,基本上涉及到银行运行的各个方面,算是比较完整、细致的框架。”
“宏观审慎就是对金融顺周期行为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易纲表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长期目标一致 短期需协调
“把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在逻辑上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金融进行定量的或者定性的约束相对比较困难。”曾刚说。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十九大期间表示,“我们已经开展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但是确实在制度、规则设置和政策协调上还做得不够好,所以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提出了‘双支柱’调控框架,要让两个支柱之间配合得更好。包括‘一行三会’和各大金融机构,也都希望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
在曾刚看来,从长期来讲,传统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目标是一致的。维护金融稳定有助于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反过来说,实体经济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金融的稳定。
但短期来讲,二者可能存在一些冲突。曾刚说,“比如,实体经济下行时期,需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刺激总需求增长。但这可能造成利率水平过低和流动性过于宽松的情况,以至于引发潜在的金融泡沫。而反过来,为了维护长期的金融稳定,可能需要推动去杠杆,约束金融扩张,提高利率水平等紧缩措施,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短期对经济稳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事实上,宏观审慎调控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在于目标有所差异。
“一个关注相对长期的金融稳定,一个关注相对短期经济的稳定增长。如何在关注长期一致性的同时,加强宏观审慎工具和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会有助于完善‘双支柱调控框架’。”曾刚说。
尽管各国央行关注都较早,但对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真正探索也就是最近才开始。曾刚认为,从目前来看,我国宏观审慎体系刚刚起步,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力度和范围,还有优化的空间,应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和政策调控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