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微言】
现金贷业务火热的背后,暗藏实际利率畸高、风控缺失、暴力催收、高坏账率、信息披露不透明、隐形加杠杆等多重风险。
朱邦凌
近期,以现金贷“来分期”支撑业绩的趣店赴美上市成为关注焦点。今年将登陆美股市场的信而富、已经上市成功的宜人贷,都是以现金贷为业绩支撑的新金融公司。
据专业咨询公司统计,我国现金贷整体规模约在6千亿到1万亿元之间。2017年前7个月,全国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06万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也超过去年全年的增长量,其中很大一部分贡献就是现金贷。目前,现金贷平台没有确切统计数字,很多平台藏在冰山之下,初步估计现金贷平台至少2000家。
但在现金贷业务火热的背后,暗藏实际利率畸高、风控缺失、暴力催收、高坏账率、信息披露不透明、隐形加杠杆等多重风险,甚至产生社会惨剧等社会问题,也存在对年轻消费人群错误性诱导等合规问题。众多资本罔顾以上种种风险,瞄准暂时处于监管盲区的现金贷进行“监管套利”。笔者认为,应借鉴对P2P和ICO监管的经验,抽丝剥茧深入其业务实质和实际盈利模式,对日益演变为暴利“高利贷”的现金贷进行穿透式监管。
现金贷指纯线上、不限用途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是目前炙手可热的消费贷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它也是P2P、民间借贷的变种。我国现金贷快速增长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在手机上下载APP即可申请,贷款的易得性大大增加了年轻人群的借款意愿。现金贷的最大风险是实际利率畸高,暴利有演变为高利贷的趋势。
现金贷的“高利贷”暴利,吸引各路资本抢食。商业银行、电商巨头、消费金融持牌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P2P、小贷公司先后进入,尤其是上市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跨界分食现金贷这一诱人蛋糕。
除实际利率畸高外,不少现金贷平台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其一,风控缺失,坏账率极高。目前现金贷平台坏账率普遍在20%以上。在坏账率极高的情况下,平台往往通过不合理的高利率覆盖高坏账率,导致平台无视贷前风控,随意放贷。其二,恶意运营。一些平台就怕借款人不逾期,常采取利滚利计息方式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一旦借款人逾期,平台将收取高额罚金,同时采取电话“轰炸”其亲朋好友或暴力催收等手段。其三,信息披露不透明,故意诱导借款人。大部分平台以日息、月息作为宣传口径,而故意隐瞒较高的年化利率,同时对客户隐瞒管理费等各种变相收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