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市“四大班子”将率先搬迁,通州正在加速规划先行、提升环境,力求建成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2017年9月11日,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市委大楼。图/ 视觉中国(20.320, 0.18, 0.89%)
副中心
今年9月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一副”即为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总规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为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即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进而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
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主要功能节点初具规模;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北京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着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规划建设管理。”今年9月底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如此描述。
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将投入使用。据官方披露的搬迁方案,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机关将率先搬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