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覆盖。消息一出,有人就担心,用粮食填汽车的胃口会不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所谓车用乙醇汽油,简而言之,就是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乙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燃料酒精,按照我国的规定,该数字为10%。
事实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启动了生物燃料乙醇试点,但争议一直不断。人们担心,主要使用玉米制造的乙醇,会危害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政府的态度从支持转为疑虑,从“十一五”起暂停了粮食燃料乙醇发展,逐步下调补贴至取消,非粮燃料乙醇成为替代品。政策的不稳定和推广力度不够、下游需求不足,再加上本身调油成本偏高,广大车主认同度并不高,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陷入尴尬局面。
截至目前,全国有11个省区试点推广乙醇汽油,生物燃料乙醇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但年消费量只有近260万吨,与美国的4554万吨相比差距较大。
而此次燃料乙醇再度回归政策视野,背后的逻辑则是用超期超标的玉米、废物秸秆等作为原料,产生清洁的汽油,帮助解决雾霾等问题的困扰。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在有力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政策性库存高企等问题。据估计,仅玉米库存就高达2.5亿吨,占全球玉米库存的85%以上,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高达625亿元。而生物燃料乙醇正是处理超期超标等粮食的有效途径。
更重要的是,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提高我国对粮食生产、库存和价格的调控能力,为大宗农产品建立长期、稳定、可控的加工转化调节渠道。
乙醇汽油的使用对环境的友好是全面的。一方面,其含氧量增加,可使得汽油燃烧更充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有数据显示,与普通国五92#汽油相比,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气中,CO降低了1.8%,HC降低了12.9%,CO2降低了2.4%。另一方面,添加燃料乙醇,可以减少汽油中芳烃含量,从而降低次级PM2.5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