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由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申报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顺利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评审,并获得科学技术鉴定书。这意味着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闵行区教育学院在闵行区教育局领导下,自2011年上海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在此领域工作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系统的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案例。
"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长期以来,评价常常被看做教育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中小学校的教育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评价的标准随之成为引导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
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为了纠正唯分数论、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相继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减负"、变"百分制"为"优良合格不合格"。这虽然有助于淡化分数在评价中的作用,但并未提出更有前瞻性的内容,也未增加新的维度以丰富评价的导向作用。2001年开始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在学业成绩之外提出了新的学业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定,并逐渐与升学挂钩,但由于缺少常模和统一的底线质量标准,而无法对学业质量水平做出客观评价,也无法在不同年份间进行纵向比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才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2013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指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立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此基础上,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与北京京师励耘科技有限公司等技术公司合作,于2012年开始启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尝试,启动相关系统的开发。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特色在于基于符号动力学方法,建立中小学学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描述方法,由此,对闵行区的中小学学业质量进行综合量化分析与评估。其他算法涵盖了对中小学学业质量的综合评定,以及对学生学业质量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系统在创新方面具有五大特色:1 评价系统框架化,该系统评价内容的选择、标准的制订、工具的研发,以及数据库的开发、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应用,整个过程保持了高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区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框架。2评测维度多元化,系统的分析模型为:成绩分析、学业水平(学习素养)、学习相关因素(环境因素)三大分析模型及其关联分析。3分析方法多样化 将绿色指标问卷调查纳入学业质量评价系统,目前背景因素问卷通过学生网上作答、系统自动分析的方法进行操作。4数据挖掘系统化,进行学生成绩和问卷调查答案的交叉研究的决策树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成败的主要因素。5评价报告全面化,学业质量数据的反馈和报告内容包括学业与非学业因素的综合分析、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区域、学校和班级的差异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