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详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国博览中心”运作主体已注册
早报记者 王道军
上海在商业、会展业、物流业等方面的主要功能载体。 资料来源:“中国上海”网站、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网站等 张泽红 制图
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路径已然明确。
前后历经近两年的时间,上海第一个关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专项规划——《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基本制定完成,近期将正式对外公布。
9月8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沙海林透露了上述信息。
据沙海林介绍,《规划》由上海市商务委牵头编制,依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订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有关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要求,以及全国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肖林告诉早报记者,国务院批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之后,上海市就立即启动了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不过,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同,上海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更多是从平台建设和市场交易体系建设考虑,牵扯到国家政策层面的较少,所以没有以国务院的名义来发布。
肖林同时表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也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根据《规划》,到2015年,上海市要形成比较完备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框架。对此,肖林认为,从目前来看,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有一些制约因素,例如贸易便利化不够,投资环境还有改善空间。
沙海林也表示,以国际水平为参照,上海的商贸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仅有中国香港的四分之一、日本东京的十分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和商品销售总额不足美国纽约的六分之一。另外,上海市的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弱。除了铜的价格,其他大宗商品基本没有体现定价话语权。这些都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设定的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现代服务业发达,万商云集,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与中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 |